登录  
 加关注
   显示下一条  |  关闭
温馨提示!由于新浪微博认证机制调整,您的新浪微博帐号绑定已过期,请重新绑定!立即重新绑定新浪微博》  |  关闭

聆静

一念起,万水千山总有情;一念灭,沧海桑田已无心!

 
 
 

日志

 
 
关于我

喜欢在文字的海洋里徜徉、遨游,一步一个脚印地,去拾起那多情的浪花~

【原创】让“孝”倒流  

2012-05-25 23:21:20|  分类: 烟雨篇 |  标签: |举报 |字号 订阅

  下载LOFTER 我的照片书  |

【原创】让“孝”倒流 -  聆静 - 聆静
     
       说到,总会情不自禁地想起林觉民《与妻书》中那句家喻户晓的名言:老吾老,以及人之老;幼吾幼,以及人之幼。这是中国古代社会遵循了几千年的孝道

纵观历史。卧冰求鲤的王祥,为母哭竹的孟宗,芦衣顺母的闵子骞,亲尝汤药的汉文帝,百里负米的仲由……一个个我们耳熟能详,脍炙人口、流芳千古的关于孝的故事,其中的主人公们,最终都感天动地,成就了他们孝子孝媳的美名。他们的孝行并不都是很伟大,与众不同的,亦都不是对父母有什么特别的贡献,而都只是体现在一些微不足道的小事上。他们凡事必躬亲,将作为子女的那一份最真切的爱,发挥地淋漓尽致。可能我们会觉得那是他们的愚孝行为,但辗转了几千年的孝道,却因为他们的真诚,大放异彩,闪闪发亮。他们尽自己一切的所能,满足他们物质上,更重要的是心理上的一切需求,使长辈们能够活得轻松自在,笑口常开。这就是古人奉行恪守的孝道,简单易行,诚实可贵;亦都是我们今人逐渐忘却的那份,最初的关于人性的本真。

随着社会的日新月异,科学技术发展的突飞猛进——物资充裕了,人们的思想观念也随着发生了巨变,“孝”似乎也应运着时代的潮流,“进化”了。

养老院,临终关怀院,专职护士、保姆……一个个应运新时代而生的新名词,强制地为“孝”披上了色彩斑斓的彩衣,并富有创性的赋予了“孝”一条精美的“枷锁”。在聪明智慧、受过所谓的高等教育、高素质的当代人心目中,尽自己最大的努力,给父母以最优越的生活环境,高薪聘请专业的保姆、护士,寸步不离地照顾他们的衣食住行,满足他们“一切”的需求,就是他们对那于他们有生养之恩的父母最大的“孝”。他们或终日忙于奔波在追求“物欲”的道路上,寻寻觅觅;或执着追逐着自己那个所谓的人生梦想,几乎把自己的大半生都葬送在其上了。终年漂泊在外,只把自己年迈的父母当菩萨似的供养在家中。

总以为,这样就是对父母亲最大的孝。然而,有一件事,他们始终不解。他们朝九晚五,披星戴月地终日在外奔波劳累,父母在家享受着“皇帝般的生活”,但还是看不到父母亲的脸上,哪怕一小缕灿烂的阳光。待到年迈的父母终于撒手人寰,待到他们自己也终于享受到了他们心中那所谓的“皇帝般的生活”后,他们才终于明白了个中的原因。

有道是,可怜天下父母心。父母亲含辛茹苦、一把屎一把尿地把年幼无知的我们,拉扯长大,他们几乎付出了一切。为了自己的儿女,他们心甘情愿地将曾经那另人自豪的青春,永远封锁在了潘多拉的盒子中;为了自己的儿女,他们失去了朝气,失去了爱好,失去了原本仅属于他们的一切、一切。但,他们始终都无怨无悔。他们并不图儿女们的涌泉相报 ,更不曾要求儿女们一定要为这个家作出多大的贡献。他们心中渴望的,仅是那份血浓于水、水乳交融的亲情。

然而,现实的生活总是出乎意料,让人措手不及。树欲静而风不止,子欲养而亲不待。难道非要等到这个结局,我们才能够幡然悔悟?真正到了那个时候,呼天抢地,捶足顿胸,又能如何?能让失去的回来么?要知道,失去后才珍惜,已经再也没有意义。

一曲红绡,万古流芳。陈红《常回家看看》的旋律还在耳际徘徊。常回家看看,回家看看,哪怕帮父母捶捶后背揉揉肩。一句简简单单的“我爱你”,远比那高档馆子里的山珍海味要来得更重要;一句亲切的、嘘寒问暖的问候,远比你千里捎回的珍贵礼品更让父母亲倍感温暖。父母亲一生别无他求,只图儿女们能一生平平安安,团团圆圆。

或许,你会自豪地说,你很忙,是的,可能你真的很忙,忙工作,忙生活,但是,很忙不是真正理由,而是无谓的借口。再忙的人,打电话的时间总会有吧。一个电话,远比那叠厚厚的钞票真实。老人家们要的不是享受,而是一句细心的问候,一句殷切的叮咛,一句动听的呢喃。他们要的,仅此而已。

纵使古人的孝行,有时真的很迂腐,但他们那份所谓的“愚孝”,却是至真至善,是最真切、最本真的。

让“孝”倒流吧!让我们的行为,也回到曾经那个远古的“孝”的时代,纵使不能凡事亲力亲为,也要时刻将父母亲牵挂在心上。让我们的父母能够真真切切地体会到,子女们对于他们的那份无私的爱;让他们能享受一个真真正正的团圆之家,所带来的丝丝温暖。

只要人人都献出一点真切的“孝”,世界将会变成温暖、美好的人间。




  评论这张
 
阅读(574)| 评论(54)

历史上的今天

评论

<#--最新日志,群博日志--> <#--推荐日志--> <#--引用记录--> <#--博主推荐--> <#--随机阅读--> <#--首页推荐--> <#--历史上的今天--> <#--被推荐日志--> <#--上一篇,下一篇--> <#-- 热度 --> <#-- 网易新闻广告 --> <#--右边模块结构--> <#--评论模块结构--> <#--引用模块结构--> <#--博主发起的投票-->
 
 
 
 
 
 
 
 
 
 
 
 
 
 

页脚

网易公司版权所有 ©1997-2018